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
    • 地 址:青岛莱西市文化中心南楼
    • 电 话:0532-88484506
    • 传 真:
    • 邮 箱:qdlxtsg@163.com
非物质文化遗产

莱西木偶戏


专家考证,对戏曲文化产生较大而直接影响的当推木偶艺术。近代莱西的木偶艺术异常发达,堪称木偶艺术之乡,然而莱西木偶艺术的兴盛绝非自近代始,其实,莱西乃中国木偶艺术的发源地,木偶艺术之祖就在莱西。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和一批小木偶,其中大木偶高193厘米,由13块部件构成,接合部采用卯榫法,立、卧、跪、坐自如。这件木偶至今仍属一项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引起多方关注,被视为机关木偶之祖。国际木偶协会曾对该大木偶拍摄专题教学片,进行研究学习。
偶人在我国产生的时代比较早,先秦古籍中就多有记载;其工艺水平和用途也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致在先秦时期,偶人主要用作偶像和随葬,西汉时出现可以用作傀儡的机关偶人参与丧仪;所谓“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至东汉末年,其作用扩大,“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傀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至此,木偶走上了艺术表达之路。
目前,存活于莱西乡间的木偶戏,就是古老木偶戏的遗存。
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撮头木偶)、铁线木偶。木偶戏仿制各种戏剧人物的头像和能活动的木制躯体、四肢,并缀以服饰,做成各种不同戏剧情节所需的人物形象。演出设施比较简单,随时随地搭起一个小舞台,锣鼓一敲便开张演戏。演出时,表演者在幕后用双手操纵木偶,做出各种表演动作。乐队及演唱者根据剧情进行伴奏、伴唱,配合默契,可谓有声有色。
岱墅木偶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或许仅限于“丧家乐”但却开了木偶表演艺术的先河,后世大为发达的各类木偶戏应该就是沿袭岱墅木偶的路子发展下来的。这门艺术首先在莱西得到很好的延续发展,一直到近现代还很流行。1875年,后周格庄村李得安、李得明、周之佐等人组织的木偶戏班,相继演出了80多年。
木偶戏班子一般由7-8人组成,当时流行一句话曰:七忙八闲九不挣钱。是说人手少了不够用,多了也用不上。所用木偶高约1米,主要演出京剧《斩皇袍》、《大报国》、《高老庄》、《三娘教子》、《抓放曹》、《空城计》等十几个剧目。演出活动远涉莱阳、栖霞、招远等地,所到之处,观众云集,拍手称赞。1956年秋,县文化科曾拨款1000元,资助后周格庄木偶剧团,添置20多个杖头木偶和木偶人服装、帷幕等。
1924年,姜山镇东岭后村王子安、麻同仁等10余人,组建的一台木偶戏,又称“头子戏”,台上木偶人物头、眼、四肢皆可活动,动作及唱词均由艺人幕后协调,演出效果极佳。
孙家泊村村民刘仁丰兴演出的木偶戏,其表演生动逼真。制作的木偶形象多种多样,生、旦、丑等角色皆有,他排演的木偶戏曾经去过登州府演出,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称这种“撮头戏”既好看又省钱。
河头店镇东野猪泊村村民宫翠贞组织的小型木偶剧团,农闲、年节时,在周边村庄活动。七十年代还参加过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其木偶尺寸高约六、七十厘米,由演员在帷幕后操纵偶人表演,也称“撮头子戏”。南墅镇前石头山村,韶存庄镇姜家村也曾有过木偶戏班,在当时也很有声望。
莱西木偶属杖头木偶,俗称“撮头戏”,木偶造型多数沿用戏曲中生、旦、净、丑、灵怪等脸谱,主要以颜色涂画人物的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木偶身高0.6米至1米不等,木偶面部眼、耳、鼻、口可动,表演时讲究举功、捻功和步功。操纵时讲究稳、准、正、平,并借鉴戏剧人物的步法、跳跃、翻身、转身等表演程式。
莱西木偶戏剧目丰富,既有京剧《斩皇袍》、《大报国》、《高老庄》、《三娘教子》、《抓放曹》、《空城计》等剧目,也有河北梆子《西游记》等神话剧目,以及现代舞台戏《双拐骗子》,称娃娃腔、喇叭调。
莱西的杖头木偶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如: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在参加节庆演出和喜、丧礼俗活动演出过程中,形成了根据活动内容演出不同剧目的灵活做法;对杖头木偶戏的传统表演技巧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创新,表演灵活自如。在传承过程中,既保留了剧目的基本情节和主要精神,又融入了同时代的民间语言,语言生动活泼。
莱西木偶戏有其独特的价值。其一是学术价值:木偶戏是民间戏曲的重要剧种,莱西木偶戏综合运用了“神像”(神似)、“人像”(形似)两种传统木偶塑造角色的方法,很具代表性。莱西木偶戏的剧本均为口头传承,保留了民间鲜活的语言,在文学性基础上,兼具民间性。莱西木偶戏大多为祖传,最真实地保留了杖头木偶这一融雕刻艺术和操纵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其二是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莱西木偶戏,对传承、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件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偶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变革,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莱西的木偶演出几仅绝迹,会操做木偶戏和掌握制作工艺的艺人不断减少,且个个年近古稀,木偶戏的制作工艺、唱腔、表演几乎面临失传灭绝的境地。近两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文化部门已着手将木偶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莱西的特色文化进行有序地挖掘保护和继承,对木偶戏进行深层次的普查、记录、拍摄,收集木偶相关资料,抢救记录木偶戏的剧本,录制整理木偶戏艺人的演出过程。保存木偶戏的演出道具,鼓励老艺人传承带人,使莱西的木偶艺术得到有效的挖掘和保护。





 

广告 -  公告 -  本馆概况 -  本馆动态 -  综合服务 -  数字资源 -  服务指南 -  馆内布局 -  特色文化 -  文化建设 -  新书上架 -  在线留言 -  TOP
Copyright © 2014-2017 莱西市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莱西市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  鲁ICP备2023043562号     
网站访问量:
2018年共位访客 | 2019年共位访客 | 2020年共位访客 | 2021年共位访客 | 2022年共位访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